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关于加强和改善生物制品供应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7-02 08:11:5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6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关于加强和改善生物制品供应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和改善生物制品供应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卫生防疫战线使用生物制品这个有力武器,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普及,各省、市、自治区卫生防疫部门已从一年一次的突击接种,逐步过渡到按季、按月、按周安排预防接种,这一新的改革对
生物制品的生产、供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去冬今春以来,湖南、湖北、广西、河南等省相继来电、来函反映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麻疹疫苗未按合同供货,有的催货竟达21次之多仍无结果,严重影响计划免疫工作任务的完成,不仅给防疫部门在经济上造成损失,还将会
造成麻疹疫情的回升;四川、浙江等省反映有些研究所的狂犬疫苗不能及时供应,影响了被犬咬伤患者的及时预防;在使用部门,有的省、市、自治区防疫站对本地区使用制品计划不周,非多即少。今年以来,退货和追加订货的现象也屡有发生,打乱了生产计划,对计划供应工作带来一定
困难。为了调整生产和使用的关系,解决存在的问题,特通知如下:
一、生物制品是防病治病、战备、救灾的重要手段,各生物制品研究所要进一步牢固地确立一切为防病治病服务的指导思想,防止和克服官商作风,既要防止单纯追求产值,又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觉地适应卫生防疫工作的改革,全心全意为卫生防疫工作服务,目前,要强调
坚决执行订货合同。安排好生产,千方百计提高制品质量,改进剂型、规格,增加生产品种,保证提供质量高、效果好、使用方便的制品,以适应计划免疫工作的新形势。
二、现行的生物制品供应体制是30年一贯制的“划区供应”办法,不利于促进生产、提高制品质量,不利于改善经营管理,对这种“划地为牢”、保护落后的体制必须彻底进行改革,逐步实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在计划免疫总体计划下,各省、市、自治区
卫生防疫部门可对各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产品择优选购、不加限制,以鼓励先进,相互学习,促进生物制品的提高和发展。现决定1985年生物制品订货先以计划免疫的四种制品(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开始试行,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三、为贯彻择优选购的原则,供需双方必须严格执行供应合同,对双方签定的有约束力的经济合同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任意改变。生物制品研究所必须按质、按量、按时供应制品,凡不能保证质量、无能力供应的制品或不能满足防疫部门订货计划的,应提前半年报部药政局,统一调剂
生产计划;不按合同执行又不提前报告,影响计划免疫工作者,按未完成供应计划论,负责赔偿需方的经济损失,并由部视情扣发奖金,或给以行政处分,凡因不按时供货造成疾病流行和严重后果者,要追究法律责任。各卫生防疫部门应加强生物制品特别对计划免疫四种制品订货的计划性
,不得随意追加或退货;临时追加或退货,亦应承担供方的经济损失;遇特殊情况,需提前3-6个月报部防疫司、药政局,经审批后统一安排计划。希各生物制品研究所与有关卫生防疫部门共同协商草拟供应合同条款,于六月底以前报部汇总。拟在今年八月召开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卫
生防疫部门参加的1985年度全国生物制品计划平衡会议上,认真讨论制订具体的生物制品供应办法。
四、各生物制品研究所是50年代先后建立的,几十年来未进行技术改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制品质量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规程的要求,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远远不能适应全国防病的需要。目前国际上正在酝酿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国内也在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以
提高产品质量。生物制品必须迎头赶上。我部将争取把生物制品的技术改造纳入到全国计划中去,设法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分期分批的对各类制品进行技术改造,力争在“七五”期间基本改变面貌。与此同时,各所应合理安排现有资金、设备、人力,克服困难,把能改进的工作切实抓好
,不要“等”和“靠”。
各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防疫站都要树雄心、立壮志,以整党精神,解放思想,总结经验,勇于改革,边整边改,彻底改变生物制品的生产和使用的面貌。



1984年4月6日

山东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


山东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0年8月25日经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仰宗教的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三条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或者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管理宗教事务的部门(以下统称宗教事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宗教事务,其他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第二章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
第五条 成立宗教团体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相应的宗教事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并由该宗教事务部门报上一级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六条 宗教团体可以进行宗教文化学术交流和研究。
出版、印刷或者复制和发行宗教出版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全省性宗教团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后,可以开办宗教院校。宗教团体向宗教事务部门申报获准后,可以进行宗教性培训。
第八条 宗教教职人员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所在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
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认定或者解除,应当报相应的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九条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处所和名称;
(二)有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信仰宗教的公民;
(三)有信仰宗教的公民组成的管理组织;
(四)有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各宗教规定的人员;
(五)有管理规章;
(六)有合法的经济收入。
第十条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宗教事务部门申请登记。宗教活动场所变更和终止的,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 新建、重建、拆除、迁移寺观教堂,由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提出申请,经当地宗教事务部门同意,报省宗教事务部门审批后,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新建露天宗教塑像,必须经省宗教事务部门报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办以自养为目的的企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第十三条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依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财产和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和挪用。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应当依法向房产、土地管理部门分别申领房屋、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并向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宗教房产因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拆迁的,应当征得相关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和上一级宗教事务部门的同意。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作出妥善安置或者合理补偿。
第十五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常住人员和外来暂住人员,应当遵守户籍管理的规定。
第十六条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个人和单位自愿捐献的布施、奉献、乜贴和其他捐赠。
第十七条 经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宗教团体可以在其管理的范围内,经销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宗教出版物。
第十八条 在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院校内设立商业、服务网点,举办陈列、展览,拍摄电影电视片等活动,必须征得该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管理组织和县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的同意后,再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
第十九条 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位于风景名胜区的宗教活动场所,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管理、保护文物和保护环境,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条 非宗教组织不得设立寺观教堂和功德箱等宗教设施;不得接受和变相接受各种宗教性捐赠;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不得建造露天宗教塑像和宗教标志物。

第三章 宗教活动
第二十一条 宗教活动应当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由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教规条件的其他人员主持。
应信仰宗教的公民要求,宗教教职人员可以按照宗教教义、教规和传统做法,在宗教活动场所、医院、殡仪馆、墓地举行婚礼、终傅、追思、祭奠等仪式。
信仰宗教的公民可以按照宗教传统在本人住(居)所内过宗教生活。
第二十二条 非宗教教职人员(含已被解除宗教教职身份的人员)不得主持宗教活动。
第二十三条 本省宗教教职人员应邀到外省或者外省宗教教职人员应邀到本省举行或者主持宗教活动,应当经全省性宗教团体同意,并由该宗教团体报省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组织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宗教活动的,由相关宗教团体提出申请,经当地宗教事务部门同意后,报上一级宗教事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不同信仰或者不同宗教之间的宣传和争论。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传教、布道、讲经、散发宗教宣传品。

第四章 对外交往
第二十六条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同外国宗教界开展交往和学术交流。
第二十七条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接受外国宗教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接受外国组织和个人提供的办教津贴和传教经费;在经贸、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旅游等对外交往活动中,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条件。
第二十八条 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应邀出访,或者邀请外国宗教组织、宗教界人士来访,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外国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本条例。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一)干扰宗教活动场所正常秩序和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教务活动的;
(二)侵占、损毁和挪用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合法财产和收入的;
(三)强迫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其他侵犯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仰宗教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未经批准成立宗教团体的,由社团登记管理机关依法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物。
宗教活动场所违反本条例,由宗教事务部门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责令停止活动,撤销登记;情节特别严重的,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取缔。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宗教教职人员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主持宗教活动和非宗教教职人员主持宗教活动或者进行其他教务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重建、拆除、迁移寺观教堂的;
(二)未经批准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
(三)接受外国办教津贴、传教经费或者擅自接受外国捐赠的;
(四)未经批准在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内设立商业、服务业网点,举办陈列、展览等活动,以及拍摄影视片的;
(五)未经批准建造露天宗教标志物的;
(六)非宗教组织设立宗教设施、进行宗教活动,接受或者变相接受宗教性捐赠的;
(七)在对外交流、交往中违反规定接受附加宗教条件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未经批准新建寺观教堂或者建造露天宗教塑像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拆除或者改作他用,并处以工程总造价百分之五十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二十万元。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宗教事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宗教是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公教)、基督教(新教);
(二)宗教事务是指宗教与国家、社会、公民之间的公共事务;
(三)宗教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县级以上区域性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天主教教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
(四)宗教活动场所是指进行宗教活动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以下简称寺观教堂)及其他固定处所;
(五)宗教教职人员是指本省佛教的比丘、比丘尼,道教的道士、道姑,伊斯兰教的阿訇,天主教的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基督教的主教、牧师、长老、传道员;
(六)宗教活动是指信仰宗教的公民按照宗教教义、教规和习惯、拜佛、诵经、经忏、斋醮、受戒、礼拜、斋戒、弥撒、讲经、布道、祷告、受洗、终傅、追思、过宗教节日等。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2000年8月25日
对同一品种两个证号案件的解惑

武合讲


一、农业行政主管机关可以就同一个品种的商品种子颁发多个种子生产许可证和多个种子经营许可证。
只要具备《种子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条件,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无论是相同的单位和个人还是不同的单位和个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就应当核发《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只要具备《种子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条件,申请领取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无论是相同的单位和个人还是不同的单位和个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就应当核发《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所以,同一个品种的种子同时由多个种子生产者生产、由多个种子经营者经营,是合法的。为了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同一个品种的种子同时由多个种子生产者生产、由多个种子经营者经营,也是应当的和必需的。多个种子生产者同时生产同一个品种的商品种子,多个种子经营者同时经营同一个品种的商品种子,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违法。
二、生产经营授权品种的种子,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许可。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品种权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品种权。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种子,是品种权人实施品种权的方式之一。为了保护品种权,《种子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申请领取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但是,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品种权人对其品种权,可以自己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实施。许可他人实施的方式是:书面同意他人申请领取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授权品种的种子,和通过签订许可合同或者签发授权书的方式许可他人销售授权品种的种子。品种权人许可他人实施其品种权是一种民事授权,是作为民事主体的品种权人将自己享有的品种权许可他人实施,不应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职权许可行政相对人生产经营农作物种子的行政许可权相混淆。生产经营权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使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生产销售种子由品种权人许可。品种权人授权他人实施其品种权的授权性质分为三种:独占实施许可、排他实施许可和普通实施许可。
就本案而言,水稻品种两优6326系2006年3月1日公告的授权品种,授权号 CNA20040671.X,品种权人合肥新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权证书号第20060739号。经查,(苏)农种生许字(2007)第0037号和(苏)农种生许字(2008)第0159号《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都是江苏省农业厅颁发给安徽德隆种业有限公司的。2006年,德农正成、德隆、新强三家公司订立协议,新强公司将其拥有品种权的杂交稻“两优6326”独占许可给德隆公司生产,由德农正成安徽分公司独占经销,协议期限为5年。安徽市场上出现德农正成、德隆两家公司包装的“两优6326”杂交稻种,分别由德隆和德农正成两公司销售,德农正成公司销售的种子来源于江苏阜宁县制种基地,种子确实是德隆公司生产的。上述事实说明两家公司经营的杂交稻“两优6326”的种子都是安徽德隆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此情况符合新强公司将其享有品种权的杂交稻“两优6326”许可德隆公司独占实施使用其种子生产的意思表示,不存在侵权或违约问题。
安徽德隆种业有限公司在不同地点生产杂交稻“两优6326”的种子,应当领取不同的种子生产许可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其核发注明生产地点和有效期不同的(苏)农种生许字(2007)第0037号和(苏)农种生许字(2008)第0159号两个《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符合法律规定。
三、德隆公司侵犯了德农正成安徽分公司的销售权。
德农正成、德隆、新强三家公司定立协议,新强公司将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稻种“两优6326”独家许可给德隆公司生产,由德农正成安徽分公司独家经销。上述约定表明,德农正成安徽分公司对授权品种杂交稻“两优6326”的种子享有独占销售权,包括德隆和新强两家公司在内的任何种子经营者都无权销售杂交稻“两优6326”的种子。在10月份举办的安徽种子交易会上,记者在两家公司的展位上分别找到了两家公司“两优6326”的外包装,因种子加工包装属于种子经营范畴,所以德隆公司在交易会上展示其包装的杂交稻“两优6326”的外包装的事实,证明德隆公司侵犯了德农正成安徽分公司对杂交稻“两优6326”的独占销售权。
独占实施许可生产和独占实施许可销售不同。新强公司将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稻种“两优6326”独家许可给德隆公司生产,德隆公司即享有对杂交稻“两优6326”种子的独占生产权,但不等于德隆公司享有销售杂交稻“两优6326”种子的权利。德隆公司在未经品种权人许可和德农正成安徽分公司被许可独占实施销售权的情况下销售杂交稻“两优6326”的种子,是一种侵权行为。
四、谁应对种子质量负责?
《种子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种子经营者对种子质量负责。《种子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种子生产者和种子生产商不同,领取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是种子生产者,在种子标签上标注的是种子生产商,《种子法》没有规定种子生产者对种子质量负责。如果农民购买种子出现质量问题,不管种子是谁生产的,都应由种子经营者对种子质量负责。经营者赔偿后,属于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责任的,经营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追偿。


作者武合讲,专业从事农作物种子和植物新品种法律事务的专职律师。电话:010-62128839 15901032135、13605306590 ,E-mail:whj148@yahoo.com.cn ,http://www.ny148.cn/main/